《魔兽争霸3》凭什么活了17年又迎来第二春,凭某国内媒体的一张嘴?

天天RPG2019-05-07 17:37:043495

最近几年,无论从主观来说,还是客观数据而言,《魔兽争霸3》无疑都走在复兴的路上。而且这份复兴,对于一款已有17年历史的游戏来说显得格外珍贵。


在某个工作日的下午5时,笔者在《魔兽争霸官方平台》上看到,同时游戏中的房间列表已经超过2100页,房间数2万有余。



更关键的是,这里的2万个房间,是指“同时游戏中”的数量,还不包括平台上仅仅在线,但尚未进入游戏的玩家。


做一个类比的话,这两年全球大热的吃鸡游戏《堡垒之夜》曾声称自己“用户量达到了2.5亿,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到了1070万”——玩家数和最高同时在线人数的比例,达到了23倍之多。

一般来说,在一场war3游戏中,RTS模式下多为2至4名玩家。RPG模式下就无法计量了,往往会更多。依此来看,目前官方魔兽平台上的玩家数,很可能要以十万来计。


另外,《魔兽争霸3》赛事这两年也如雨后春笋而生。在官方平台上线以后,网易将war3接连纳入了黄金联赛、全民实力赛和NexT杯等各类赛事体系。各大直播平台,比如斗鱼和战棋,也曾多次举办《魔兽争霸3》赛事。



前段时间,更有消息传出,阔别多年的WCG正式回归,《魔兽争霸3》将成为其正式比赛项目。这对尚未在WCG中了却心愿的选手,和对多年来陪伴war3一同成长的玩家来说,无疑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。


这些,当然都离不开资本的扶持。在商业化前提下,一款游戏的发展,才能走进良性的循环。



比如笔者采访过某俱乐部经理,该俱乐部目前签下了多名war3选手,成立了《魔兽争霸3》分部。当我问他,你们认为这个项目有前景吗?


他的回答是,我们提前知晓了《魔兽争霸3:重制版》的消息,认为有市场前景。知道这事以后,我们管理层都是暴雪粉丝,就立马决定做war3分部了。


可以说,在国内玩家当中,《魔兽争霸3》的群众基础非常强大。这一点从当初Sky李晓峰成为“2006年体坛风云人物”网络投票第一名就看得出。但真正想让war3复苏,除了玩家潜藏的情怀外,也需要资本的驱使。



除了RTS部分,《魔兽争霸3》的RPG地图也在《魔兽争霸官方对战平台》上迎来了第二春。


据相关人士透露,网易在《魔兽争霸官方对战平台》的地图分成中,一直将大头让利给作者。并且,这份让利给作者的比例,远大于国内传统意义上的渠道分成。



显然,网易此举无疑为《魔兽争霸3》RPG地图培养了一方成长的沃土。像《战三国》、《绿色循环圈》、《战就战》等游戏性极佳的地图,也在官方平台获得了扶持。作者不仅能获得地图收入,在开发者大会和一些公开颁奖典礼上,这些地图作者也屡次获奖。


这不仅为地图作者带来了足以维持生活和开发的收入,也让这些地图和作者博得了更多关注,有助于他们扩大在游戏行业内的影响力。



而在以往,RPG地图作者们可能更多是在“用爱发电”。就连最典型的,《Dota》开发者冰蛙,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也是在以志愿者身份无偿开发地图。


这里,笔者并非要说“用爱发电”不好。只是,于任何行业而言,纯粹的“用爱发电”都不可能是一种可以长久的,良性循环的行为。大多数创作,必然要基于温饱之上。


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,网易曾透露,官方平台已经拥有超过8000名作者,总收入达一亿元。据一位RPG作者透露,6年前,RPG地图作者数量可能只有现在的零头。



但最近,在某家国内媒体眼中,这份复兴却成了“面目全非”。玩家数和相关赛事数量的激增,地图作者从数百上升至八千,各种游戏性极佳的新图的涌出——如《刀圈TD》等,却统统被以偏概全地忽视了。


当然确实存在这么一种可能。诚然在资本的裹挟下,一个行业初期难免会出现一些鱼龙混杂的现象。但到了后期,行业就会逐渐向精品化发展。手游是这样,微信小游戏也是这样,往大了说,共享单车和电商行业,无不是如此。



从平台方的角度来说,国内各类魔兽争霸对战平台,模式其实更像App Store和Steam。RPG地图相当于其中的每款游戏。


为了给游戏把关,Steam曾推出过“青睐之光”功能。简单来说,这是一个筛选上架游戏的过程,只有达标的游戏才能正式上架。但后来,因为一些问题,Steam最终关掉了这项功能。


一定程度上说,即使是这两个如今移动端和PC端最大的游戏平台,也无法完全克服“劣质游戏”的问题。但我们能说,App Store和Steam,已经变得“面目全非”了吗?或是说就能因此忽视它为玩家带来的欢乐,为开发者们带来的创作空间了吗?



对于任何事物来说,长久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本。但如果因为一隅的情况而否定整个环境,则无疑是短视的,是包含强烈个人色彩的非客观行为。


现实点说,目前“商业化”确实造成了一些氪金问题,玩家反感“充钱变强”天经地义。



但如果仔细观察,就不难发现,目前平台上能长期火下去的地图,比如《军团战争5》、《战三国》和《刀圈TD》,他们大多是“塔防”分类——这意味着其中的内购多限于“皮肤”和“模型”等不影响平衡性的内容。


而且,一些优秀的地图甚至被借鉴或移植到了其他平台,对游戏行业格局带来了一定的冲击。


比起以往,近几年RPG地图的成本明显也高出许多。一个最直观的表现就是,它的画质和建模,变得更精细了。而这种精细,实质上就是创作者人力成本的投入,变得越来越高了。



也就是说,这种“商业化”带来的“精品化”,带来的“质量为王”的效果,其实已经在潜移默化地生效了。好的地图会更好,差的地图会越来越难以生存。


收藏